先生一走,新中國第二代社會學家隕落了一面大旗。網(wǎng)友和名
我記得,今年正月初六,幾位兄弟姐妹約好去先生家(已從干面胡同社科院宿舍搬到紫竹院人濟山莊?。┌菽辍N业谝粋€先到,先生繼續(xù)了他不久前在電話里曾經說過的一件事:叫我調動去北工大(他退休后被聘為北京工業(yè)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這次見面先生還說,你調來這兒也算是解決了北京戶口,找好對象結婚吧。先生又說,北京有些單位你想去,我說了不算,現(xiàn)在人家都有自己的安排。我一直說,我的研究水平和基礎很有限,去這些地方都比較難;再說現(xiàn)在的工作單位換了新領導,重視學術研究,科研環(huán)境、工作條件可能會寬松一些,可能會有個研究平臺。對此,先生說:要是你們單位有安排,你也不會來北工大了。時間沒過多久,陸續(xù)來了幾個師弟妹,像以往那樣一起聊天、吃飯。午飯后,聊了一會兒,我們撤離,當幾人進入電梯間時,先生在外面對我卻深情地望了又望,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深望”!當時我的心情非常復雜:或
現(xiàn)在回想起這一幕,我總是潸然淚下。
先生一直掛念我的婚事,包括
我是2005年報考
2005年下半年和2006年上半年,是我人生中比較艱難的時期。那時候,我剛考上社科院博士,單位一些領導卻認為我沒有向人事部門申請同意,擅自違反在職讀博規(guī)定,于是將我的人事工資關系由黨辦部門轉到人事處“人才交流中心”掛著,給點基本工資(大約1000元/月多一點),說是讓我去讀完一年的博士課程。人事處跟我簽訂在職讀博合同,大體意思是“三不”:一不報銷學費,二不安排工作(讀完后自行找部門接收),三不享受博士其他待遇;但讀完后為學校服務滿8年,才能提出調離。那段時間,我非??鄲?,因為在北京剛買上新房子,亟需依靠工薪解決月供房貸,生活非常拮據(jù),以至于晚上睡覺都急得心痛。好在2006年初,導師讓我參加他的“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課題組,研撰其中章節(jié)。這樣,跟著課題組研討,有說有笑,我的心情逐漸愉快起來,逐漸走出了心理困境。
跟隨先生外出調研,有幾件往事讓我感受很深。
2006年暑期,中國農村社會學學會年會,先生帶著我們飛往福州,目的是讓我們參與研討和做些服務工作。這是我這個農村出來的娃子平生第一次乘著飛機,還是先生給予的機會。這次年會,先生安排我給參會的胡福明教授做服務秘書,陪著他開會、調研和訪談。胡福明先生作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的最初作者,我早有所聞。先生的這次安排,對我是一次難得的向胡先生請教、學習交流的機會;雖然時間只有2天,但胡先生追求真理的個性風格、學識睿智和經歷,讓我肅然起敬,同樣受益匪淺。
2011年,先生先后7次帶著我(我參加5次)和其他兄弟姐妹、一些外請專家,下成都調研2003年初以來,統(tǒng)籌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和社會建設問題。這一方面,成都在當時市委書記的帶領下,遠遠走在全國前列,那里的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效果非常不錯,這與先生等學者的鼓與呼也密不可分。調研主題后來確定為“成都市社會建設研究”,著重從當前全國剛剛拉開時代序幕的社會建設角度,來總結和規(guī)劃成都未來城鄉(xiāng)一體化發(fā)展問題。先生執(zhí)意要我研撰總報告,讓我作為成都課題的主要成員。先生有自己的打算:讓我調往成都市社科院(與本課題組是合作單位)工作;而且,先生說,已與市社科院領導溝通好,來這邊帶著一些人研討成都發(fā)展。先生一直認為,成都是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和社會建設研究的“富礦”,有很多經驗可以總結推廣。先生當時給成都方面介紹我說:小顏是湖南人,適合這邊的生活環(huán)境,寫東西比較快。當然,這件事后來因為成都方面的人事變動和形勢變化,最終未能成行。那時候,說調往成都,我心里也是復雜的,畢竟舍不得離開北京這塊學術研究的黃金地,雖然工作單位在京東燕郊這塊邊緣地帶。不過,此事可見先生的誠懇。
在成都調研期間,我們一直住在市社科院的專家樓和招待所。有一次,我陪先生從南昌開完中國社會學年會,直接飛往成都,兩人住在市社科院專家樓套房里。我睡得比較沉,先生起得很早。次日凌晨,先生早已起來自己手洗衣服,不慎摔倒,將洗浴間的厚玻璃門都給摔碎了,他的手臂被玻璃劃破出血。而我還在沉睡中,居然渾身不知。這事情是后來同往成都的師妹告訴我的(先生電話師妹了給他買點創(chuàng)傷膏貼)。我對自己不會照顧人、不會照顧老人,感到非常懊惱,
在課題組里,先生待我們兄弟姐妹如親生兒女,各方面嚴加訓導,倍加呵護,尤其站在公平發(fā)展角度,為中國社會學事業(yè)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和鍛煉人才。
跟隨先生這8年里,我先后受他安排研撰如下內容:(1)2007年,主要執(zhí)筆完成福特基金“當代中國社會階層關系變遷”的總報告《協(xié)調階層關系 促進社會和諧》;(2)2007年,參與“中國縣域現(xiàn)代化研究:晉江模式”課題的調研,承擔第六章《晉江政府管理現(xiàn)代化》的研撰,《晉江模式新發(fā)展——中國縣域現(xiàn)代化道路探索》一書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獲得福建省2010年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省級);(3)2007-2010年,參與中國社科院重大課題“當代中國社會階層關系研究”,研撰第一章《轉型期干群關系的階層化透視》、第六章《國有企業(yè)勞動關系的階層化轉型》(后發(fā)表在《戰(zhàn)略與管理》2011年第7-8期合編本);(4)2006-2010年,參與中國社科院重大課題“當代中國社會結構研究”,研撰第一章《人口結構》、第四章《收入分配結構》,《當代中國社會結構》一書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獲得2011年新聞出版總署“三個一百”原創(chuàng)工程圖書獎、2012年教育部第六屆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5)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基金項目“當代中國社會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是其中著作《當代中國社會建設》總報告的主要執(zhí)筆人、第一章《民生事業(yè)》的實際執(zhí)筆人,該書2013年4月由社科文獻出版社初印,隨即被納入學習貫徹十八大報告的70種讀物之一,原定
此外,我的博士論文(亦為國家社科基金結項報告)是在先生主持當代中國社會結構研究期間和基礎上寫成的。論
先生不僅僅對自己的弟子倍加關懷,而且對其他廣大青年學子和基層干部也總是和藹可親、推心置腹談做人做事,談社會公平、社會發(fā)展和百姓民生。先生在中國社會學發(fā)展事業(yè)的貢獻是巨大的:一是培育和提攜幾批社會學人才:第一批是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的人才,目前很多人都在社科院擔任研究所負責人,已經成為社科院乃至中國社會學的中堅骨干;第二批是培育自己的第一代碩博士研究生,目前也正在成為社會學骨干;第三批是培育自己的第二代社會學博士生和北工大第一批社會
每次聚會,先生都難免給我們兄弟姐妹說起他的社會經歷、學問經驗和學術思想,總是鼓勵后學們選準研究方向和研究選題,他將學術方向比喻為“選好對象”。先生最初不解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為啥還會餓死人,于是決定研究農業(yè)問題,決心成為農村經濟學家,解決廣大農民的吃飯問題,改革初期出版自己的第一本專著《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研究》;直到1990年代初期,重點又轉向社會學、社會分層研究,帶著課題組完成當時富有政治爭議的《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2002年1月),劃分的十大社會階層逐漸得到社會的共識;緊接著研究出版《當代中國社會(階層)流動研究》;于2006-2010年花費4年時間,帶著課題組研撰出版《當代中國社會結構》巨著,先生認為當前中國諸多社會問題的產生根源在于社會結構不合理;并于2011-2013年期間,先生力主認為中國已經進入“社會建設為重點的新時代”,認為中國目前處于第三次歷史轉折時期。社會發(fā)展與經濟發(fā)展不協(xié)調的矛盾已經成為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加強社會建設成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的必經階段和當前必要任務。
天有不測。先生走得真不是時候,社會建設時代剛剛拉開序幕,《當代中國社會建設》剛剛成印,一個“2011協(xié)同創(chuàng)新項目”剛剛啟動,亟需先生搖旗吶喊,帶著社會學廣大學人大干宏業(yè)。先生的隕落,是中國社會學的損失,更是民族的損失。昔日先生的呵護和訓導歷歷在目,激勵著我們繼承先生的遺志,實現(xiàn)先生的宏愿!
顏 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