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平(農村與產(chǎn)業(yè)社會學研究室副主任):
陸學藝老師走了。他走的太突然,太匆忙。15日在他家他的書房,手稿和材料還攤在桌上。幾天前我們還在他這兒討論北京人口結構。直到19日追悼會,那么多的學界以外的人來悼念他,來送別,我才真切地感受到,一位學者的胸懷和貢獻,得到大家認可和肯定,他在大家心里。而以前所有的相處,點點滴滴,都已成心中的深深懷念。
陸學藝老師是以研究農村和階層著稱的學者,是著名社會學家,社會轉型、社會結構、社會建設是陸老師持續(xù)研究的著眼點和著力點。作為陸老師第一個入門學生,我感受很深。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有兩個主線。一是社會轉型,第二就是以人為本。對人的需求、尊嚴和公平的關注,規(guī)范表述就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陸老師所有研究所針對的問題,都是在社會轉型和以人為本這個大的框架內展開的。陸老師成為當代中國社會結構階層研究的領軍人物,十大階層論是其代表作,實際中他也是這樣身體力行的。他是以問題為導向的綜合性研究專家,研究當代中國社會變遷中人的境遇、人的群體特征、人的分類、人的流動,這對他不僅是責任擔當,而且是旨趣,是快樂的源泉,他真愛干這個事。他關心職工,關心同事,1985年我跟他在山東陵縣駐縣下鄉(xiāng),他幫助當?shù)剞k農村發(fā)展學院,從開學典禮到人事安排、老師授課,各種事務找他,白天晚上忙,他一一認真安排條理。陸老師講過此前當?shù)匾粏挝黄嚨降轮堇?,三十里路回單位時一車煤只剩下三筐,三個老師一搶就完了,他說,這怎么行!他為哲學所在當?shù)夭少徟H?,大冬天我跟車送回京。從他的言行中,我體會到學院管理要嚴格,辦事要細致。陵縣招待所那個平房小院,是課題組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白天調研,晚上匯總討論,圍繞共同關心的問題,不同學科的人交流討論,這種跨界交流很開眼界。陸老師當所長后,還帶著所里同志來過這里。社會學所和地方合辦調研基地,由陸老師開始形成了傳統(tǒng)。
調研中當?shù)剞r民的生活智慧和生命感悟,也成為引導我研究中國農村社會的引導路標。后來跟陸老師做河北香河農村調研,在行仁莊,我看到一個婦女抱著孩子在運河大堤上站了很長時間,我問婦女為什么站在風口,她講心里煩,我說煩就找人聊天,她講聊天會有人說閑話說挑撥人家家庭關系,惹麻煩,在運河吹兩個小時冷風,心理靜下來,啥煩惱也吹沒了。我講給陸老師,他說這也是民間智慧,有什么樣的困難,民間就有什么樣的解決辦法。由此我學了一招,以后有什么事過不去,先找一個涼快地方吹一下,心靜了再處理,效果略好。類似的還有很多,比如“緊睜眼,慢說話”,比如“三天算請,兩天算叫,當天算吆喝”,了解這些,調查農村就很方便了。
陸老師很重視研究團隊建設。團隊就是一個隊伍,有相互欣賞、相互打量,共同做一件事,確實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陸老師嚴格要求學生,有批評也有鼓勵。我記得我寫的農村社會學學科九五綜述,得到了陸老師的認可,經(jīng)濟學會為他和張卓元幾位老師共辦75壽辰研討會,各位老師有一個學生致詞,我講了陸老師在課題研究艱難時刻的擔當和堅持,講時有些動感情,下來后陸老師給別人說我講得用心了。在研究方面,陸老師給我們開了很大的路,跟著陸老師我們和國家部委、地方政府部門,地方院校有了各種合作和交流機會,從課題開會打下手到逐漸的獨擋一面。也學會了尊重和注意各種社會場合的規(guī)矩和規(guī)則,他教導我們,課題組開會平等,但在外面交往時要注意不同場合的既有規(guī)矩和慣例,做人要有規(guī)矩,辦事要有程序。這些使用我們在研究中和生活中受益很多。
景天魁老師剛才講要所里的年青人努力向陸老師學習和看齊,我自己感受,陸老師這樣的人可能空前絕后了。陸老師完全是在中國本土文化中成長起來的,他了解中國,也積極力圖了解世界,他有開放的眼界和視野,對于國外研究中國、研究階層、研究農民的理論成果和前沿趨勢非常敏感,這是他的長處,也可能是他的局限。以后的學者如果想走陸老師的路,需要補上對國外深入和直接了解這一課。陸老師研究的課題在他那里并沒有終結,陸老師關心的農村發(fā)展問題,戶藉管理問題,中間階層問題,城鄉(xiāng)統(tǒng)籌問題,隨著時間和條件變化,都有新的問題出現(xiàn),需要新的探索和解答。在與陸老師討論時我講,戶口本身不是問題,本質是與戶口捆綁和所附帶的資源配置。舉例,城鄉(xiāng)統(tǒng)籌方向是對的,但北京應該不應該,是不是需要一個外來人口適宜的邊界。2013年,北京市政府統(tǒng)計2013年北京教育有30%的小學生、40%的初中生、8%的高中生已經(jīng)是外地人了,下一步怎么辦,北京學校外地人比例的合理邊界有沒有,在哪里,支持條件是什么,都需要研究探討,不是簡單一句城鄉(xiāng)統(tǒng)籌就能解決的。否則,中國的城市化人口集中如果以城市入學為導向,城市不可能支撐得了這樣的城市化。
陸老師開拓的事業(yè)仍然在繼續(xù)。隨著社會發(fā)展和時代進步,原有的研究問題也在更新和深化。在這個意義上,每一個研究發(fā)現(xiàn)都不是最終真理,而是學術進步的臺階。陸老師的學術成就都是當代題目,在新的社會條件下需要新的求解。前輩們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為我們樹立了典范和榜樣。為學科計,為國家計,為民族計,我們當效法師長,盡學者的本份和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