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度“中國大學生就業(yè)、生活及價值觀追蹤調查”數據發(fā)布
“中國大學生就業(yè)、生活及價值觀追蹤調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開展的一項針對當代中國大學生的追蹤研究,也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首批創(chuàng)新工程項目之一。它涉及面廣、覆蓋面寬、內容詳實,通過跟蹤調查的方式測量和觀察大學生自身的轉變過程,分析社會轉型對大學生的影響,以及大學生如何在社會轉型中塑造出特有的思想和態(tài)度,并據此預測大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走向,能夠為政府、學界和社會研究、分析、判斷大學生的現實狀況和未來發(fā)展趨勢提供一手資料。
2013年度共調查了7875位大學生,重點考查了應屆畢業(yè)生的就業(yè)狀況、大學生消費觀念與行為、大學生網絡參與和社會政治態(tài)度。
“拼爹”與“拼學”:最難就業(yè)年中的大學生就業(yè)
201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yè)生人數高達699萬,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大學畢業(yè)生最多的一年。雖然應屆畢業(yè)生承受了極大的就業(yè)壓力,但調查數據顯示,大學畢業(yè)生的基本就業(yè)狀況比人們在2013年初的預測要好,并未出現大量畢業(yè)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截止2013年9月底,進入勞動力市場找工作的畢業(yè)生中,82.4%的人都找到了工作。
2013年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季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現象是,高職院校畢業(yè)生達到了很高的就業(yè)率(91.9%),而普通本科畢業(yè)生就業(yè)率最低(77.7%),他們是真正遭遇了“史上最難就業(yè)年”。而來自農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畢業(yè)生是就業(yè)最為困難的群體,僅為69.5%。經過調查,想要進入體制內就業(yè),“拼爹”是有幫助的,想要獲得較高收入的工作,最主要的還是依靠個人能力。
夢想與信任:大學生的社會與政治態(tài)度
超過八成的大學生不認為“中國夢”只是政府提出的概念,也不認同“中國夢”只與社會精英有關。但與此同時,超過六成的大學生同意,“中國夢”首先是要實現個人理想。
大學生對通過個人努力實現成功、對“寒門出學子”抱有很大希望,但對“關系”在某些社會領域的作用表示擔憂。在社會總體流動和高等教育機會上,超過75%的女生認為,女性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成功。在進行慈善活動時,大學生最信任熟人和朋友,然后依次是官方、民間、海外的慈善組織。大學生對具有商業(yè)色彩的慈善行為抱有警惕心理。值得指出的是,大學生對各種組織化的“傳統(tǒng)媒體”的信任程度較高,對兩類非組織化的“新媒體”(自媒體和網絡論壇)的信任程度反而較低。
高等教育分化與年輕精英的生產
肇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的中國高等教育擴張帶來的一個顯在后果是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另一個潛在的影響是高等教育的分化,即985高校、211高校、高職院校的出現意味著中國高校出現了精英教育和通識教育的分化。高等教育的分化首先是生源的分化。從調查結果來看,重點大學、普通大學和高職院校的農村生源所占比例依次增加。
中國社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高等教育和政治身份對精英的形成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政治追求方面,可以看到重點大學提交入黨申請書的比例最低,但黨員所占比例卻最高,這意味著重點大學不僅有教育上的優(yōu)勢,其在政治上成長的優(yōu)勢也非常明顯。
理性有節(jié)制的消費觀:以大學生手機消費為例
大學生幾乎人手至少一部手機,尤以智能手機的擁有率為高。蘋果和三星占據大學生最想要的手機排行榜前兩位。但在想買新手機錢又不夠的情況下,大多數的大學生還是選擇開源節(jié)流來滿足物質欲望,體現出理性的消費決策。
通過手機的消費研究發(fā)現,大學生強調一種追求舒適、審美以及高性價比的自我導向的消費傾向,而愛面子、從眾攀比的消費傾向趨于弱化。另外,文化品味和全球化也對大學生的手機品牌偏好產生一定影響。例如,平時最喜歡看英劇、美劇、國產劇的大學生偏好歐美品牌手機的比例最高,平時最喜歡看韓劇的大學生最想購買日韓品牌的手機。
歐美風引領的大學生流行文化:以影視和音樂為例
大學生是流行文化最敏感的實踐者,影視和音樂是當前校園中最主要的兩種文化生活形式。大學生普遍通過網絡觀看影視劇和各類電視節(jié)目,幾乎不看電視劇的只有6.3%。播放音樂的媒介載體豐富多樣,他們靈活運用手機、電腦等隨時隨地聽賞。值得一提的是,音樂和影視類型的選擇體現了文化產品所代表的中外文化影響力的較量。對于音樂的選擇,最喜愛的類型是中國大陸當紅流行音樂、歐美流行音樂和主旋律歌曲。而接近四成的大學生選擇美劇作為平時最喜歡收看的影視類型,美劇和歐美音樂的受歡迎程度也總體超過了港臺地區(qū)作品和日韓流行音樂。“歐美風”的盛行證實了美國影視產業(yè)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和歐美大眾娛樂方式對中國年輕人群的強大吸引力。
大學生網絡生力軍帶動全民化信息進程
大學生群體是網絡參與的最活躍人群,成為“數字時代的弄潮兒”。據本次調查數據顯示,較之CNNIC提供的全國網民情況,大學生的日均上網時間更長,達5.3小時,社交網絡和微博應用更普遍。同時,大學生對互聯網各項功能的使用更為全面和熟練,經常使用網絡獲取信息、進行交流、使用網絡提供的休閑娛樂或商務功能。
值得指出的是,大學生的初次觸網時間深受家庭背景的影響,家境越好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越有可能較早接觸互聯網。不過,在進入大學以后,從網絡使用時間和網絡使用的全面與熟練程度上,家庭和戶籍的影響不再明顯,數字鴻溝似乎被夷平了。另外,伴隨著社交網絡的興起,虛擬交往和現實交往呈現出相互促進的狀態(tài),在現實生活中更活躍的人更可能使用社交網絡,并且在微博使用中也更關注朋友的動態(tài)。微博是近年來最接近真實的網絡應用,呈現出一種“全民化”的趨勢。
在線論壇:http://survey.sdccass.cn/pscus/list.aspx
郵件:student@cass.org.cn / 熱線:010-85195331,85195283 (09:00-20:00)